【资料图】
近日,有网友发帖反映,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《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》出现事实性错误: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那段历史时,书中用了一张“丁汝昌投降图”。不少网友质问:作为北洋水师提督,丁汝昌宁死不屈,自杀殉国,何来投降一说?
据了解,这本少儿历史读物的出版方为某高校出版社,作为一家较权威的出版社却出现这样明显的错误,实在太不应该。丁汝昌在甲午中日海战失败之后自杀殉国,他宁死不屈,被誉为民族英雄,《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》却引用日本画师的《日清战争锦绘》,并在图片名称中写作“丁汝昌投降图”,这样的做法严重歪曲了历史真相。
“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”不能成了误导孩子的历史读物。民族英雄成了“汉奸叛徒”,这样的“反转”着实让人难以接受。该书的作者、编辑或许没有歪曲历史的故意和恶意,可能是在引用日本画师画作时没有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说明,而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复制粘贴。这也暴露了一些出版社对出版物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,一些出版社的编辑、校检、审读等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欠缺。
少儿历史读物选用“丁汝昌投降图”的背后,实则是童书质量责任的“缴械”。儿童读物存在内容、质量等问题,已不是新鲜事,“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”中,民族英雄成了“投降派”,更多暴露了一段时间以来童书市场缺乏规范、野蛮生长的乱象。近年来,童书市场迅猛发展,在数字化阅读的强力冲击下,一些传统出版社纷纷转向主要依靠纸质阅读的少儿出版市场,但一些出版社对于童书出版并不专业,盲目跟风出版童书,容易出现管理失范、粗制滥造等情况。
进而言之,童书市场良莠不齐、野蛮生长,各方一拥而上导致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,也只是表面上的原因,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监管不力,以及职能部门、专业机构、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公众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。此外,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够完善,客观上也让一些粗制滥造的童书出版物有空子可钻。
历史不能成了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”,童书市场也不能成了野蛮生长的“野孩子”“坏孩子”。要给儿童读物套上“紧箍”,需要出版机构和相关专业机构加强编辑人才培养,从源头上严把童书出版质量关;需要依法依规严格规范童书市场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加大对童书市场的监管力度,促进童书市场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。不能再让有毒、有害的问题童书顺利出笼,并堂而皇之被端上广大儿童的“精神餐桌”“成长餐桌”。
家长、学校、图书馆等各方也要守土有责,替孩子把好童书质量关。儿童缺乏甄别能力,更需要家长、学校为他们过滤掉“有害童书”,阻断他们接触不良读物、问题读物的机会。
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容亵渎与糟蹋,对待历史要有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一切对历史的轻慢、歪曲、不尊重、不科学,既是对历史的背叛、对文化的无知,也可能扰乱社会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,最终祸及现在与未来。对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