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基于该文章探讨
该文章从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的角度,分析了俄乌冲突中美军应吸取的经验教训。经验更多一些,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了建立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,发展敏捷战斗部署等。从美国自身的作战思想来看,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。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空中进攻体系,如果还要把重点放在防空上,放在通过敏捷部署躲避敌人的导弹进攻上,未免有些小家子气。如何破解这种问题的困境?美国有个比较著名的理论,就是重心分析法。找准敏捷战斗部署的实施全过程,同时从作战筹划到作战实施以及评估,全流程分析他的强弱点以及依赖点。可以看到,敏捷战斗部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1.飞机可以机动,但是弹药部署相对固定。以弹药作为重点侦察和打击对象,可以有效限制敏捷战斗部署的部署能力。
2.敏捷部署后,实际上对指挥通信要求提高了,要求根据部署地不断调整指挥通信。因此如果遮断指挥通信,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敏捷战斗部署。
3.用防空来破解敏捷战斗部署。以不变应万变,由于进攻中,需要进攻的对象增大,难度也同样增大。因此可以在重点保卫目标周边加强防空部署,不管敌从哪个方向进攻,都可以以防护目标为圆心,向内聚集,因此做好防空,可以有效应对敏捷战斗部署。
如何将敏捷战斗部署发挥到最大程度?过去,有种空中作战理念,就是分布部署,集中使用。这一原则已经应用了近百年,而且经历了战争的检验。而分散使用空中力量,则在战争中频频打脸。我想说的是,这是过去。未来,很可能会出现分散部署、相对分散使用的局面。集中使用空中力量,在未来可能没有市场。为什么会这样?只提几个观点:1.战役制空权已经在俄乌冲突中证明为代价巨大。2.隐身飞机小编队孤狼式使用。3.集中使用,可能只体现在空域规划、首波使用等方面。三、关于一体化防空反导就像上文所提到的,通过敏捷战斗部署,可以从防御的角度看,实际上就提高敌打击难度。而破解对方的这一点,可以从防空来实现。虽说这个只是构想,尚未值得进一步推敲和验证,但是如果真的都是这种状态,那么防空将成为未来作战中更为重要的作战样式。而对于这一点,美空军现在研究的比较少,预判未来美空军在这一方面会加强研究,未来美空军和陆军的联合演训会越来越多。美军一直认为,反制反介入区域拒止是他们的一大难题。而此次俄乌冲突,让美军看到了俄罗斯如何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,那就是防区外打击。而防区外打击在对待敏捷战斗部署方面,如果未能有效选择打击目标(比如在夺取制空权方面,只选择传统的机场等目标),效率是非常低下的。在本公众号文章关于俄乌冲突中空中力量中,谈到了类似的观点,也强调了防空对于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性。如何破解一体化防空系统?防空自飞机发明以来就存在,只不过一体化防空系统的出现,使得防空能力成为一个看似无敌的存在(尤其是对待有人机方面)。因此美军不断强调隐身技术,可以预判,未来美国空军将隐身技术成为未来有人机甚至无人机的标配。破解的方法,可能包括以下方面:1.隐身技术,直接实施穿透打击。但是这是不托底手段。2.饱和攻击核心骨干节点,这些节点主要包括是骨干雷达。3.实施电磁干扰,压制出探测空隙。4.剥洋葱式攻击。这种是最不推荐的方式。